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TPF)疫情变化情况,为TPF监测、 调查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TPF数据来源于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TPF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红塔区统计年鉴.采用流行病学、 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方法,描述分析TPF病例年月分布特征与规律,建立相应Gompertz模型并计算其参数.结果 6—10月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57.76%(4851/8398).2001、2004、2006、2007、2009年合计病例数5361例,呈现5个高发年和3个流行周期,周期范围19~40个月;其余12个低发年合计病例数3037例.总高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130.59/10万,高发年2001年6—10月病例数占当年总病例数63.89%(862/1349);总低发年6—10月平均发病率65.36/10万,低发年1999年6—10月病例数占当年总病例数43.48%(10/23).Gompertz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流行时段、 总高发年、 总低发年模型病例数饱和值K分别为146、160、27,拐点坐标(t0,y0)分别为(3.61,72.94)、(3.60,80.08)、(3.56,13.55);高发年2001、2007年K值分别为502、125,(t0,y0)分别为(9.92,251)、(5.05,62.70);低发年2003、2005、2010、2011、2013年K值分别为42、64、111、37、24,(t0,y0)分别为(5.16,20.93)、(5.16,31.83)、(9.26,55.87)、(5.13,18.69)、(4.38,12.10).结论 1999—2015年红塔区TPF具有病例多、 发病率高、 季节性升降、 周期性波动、 长期趋势的流行特征;三个总模型t0有趋同性,高发年各参数值较大,低发年各参数值随年度发病率降低有减小趋势;TPF年、 月流行特征和模型参数可联合用作分析评价TPF疫情变化时间与空间节点、 数据化预警、 风险评估、 精准控制与防控效果.
推荐文章
2000-2003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和副伤寒疫情
伤寒/副伤寒
流行病学
分析
玉溪市红塔区蓝花楹引种及栽培技术
蓝花楹
引种
物候期
栽植技术
红塔区
1993-2006年灵川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伤寒副伤寒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99—2015年玉溪市红塔区伤寒与副伤寒时间分布特征及Gompertz模型分析
来源期刊 应用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与副伤寒 病例分布 流行特征 Gompertz模型 数据化预警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与卫生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16.31
字数 5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强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 21 117 6.0 10.0
2 张红强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 17 58 4.0 6.0
3 闫梅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基因工程室 29 218 6.0 14.0
4 左顺武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 15 35 3.0 4.0
5 王树坤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 48 189 8.0 11.0
6 杨汝松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 32 130 6.0 10.0
7 艾敏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1)
共引文献  (17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与副伤寒
病例分布
流行特征
Gompertz模型
数据化预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预防医学
双月刊
1673-758X
45-1345/R
大16开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