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伍德提出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主张。理查德·米勒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他与伍德的观点存在一定共识。与伍德相同,米勒同样认为马克思对道德持批判态度,他反对将马克思理解为一位道德家。他首先对道德的特殊性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道德所应具有的三个特征,然后逐一分析马克思是如何反对其中的每一条要素,最终得出马克思反对道德的结论。米勒意在说明马克思并非把道德作为社会安排的基础,他试图构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评价标准以“取代道德”。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迪
人的自由自觉性
人性论
人的可塑性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的“非道德论”问题——基于《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的解析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 非道德论 历史唯物主义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A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磊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4 147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
非道德论
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季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95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