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多孔介质研究中一般施加对称热流或温度边界条件,为了探究反对称热流边界条件下双弥散多孔介质平板通道内的强迫对流传热,课题组基于Neild-Kuznetsov双速度双温度方程进行研究.应用正常模式降阶法,求得两相速度解析解;应用间接解耦法,求得两相温度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反对称加热方式对双弥散多孔介质的传热特性有较大的影响,而对称加热情形传热率最高;双弥散多孔介质平板通道存在临界有效导热系数比kcr,当k>kcr时,两相无量纲温度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双弥散效应增强,对流换热效果提升.文中解析解可应用于任意热流比情形下的双弥散多孔介质平板通道传热分析.
推荐文章
非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螺旋管内流动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螺旋管
非均匀热通量
传热特性
场协同
数值模拟
单侧周期性温度边界下多孔介质方腔内自然对流传热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非热平衡模型
正弦波温度边界
自然对流
数值模拟
双周期温度边界下多孔介质方腔内自然对流传热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双周期温度波动边界
自然对流
间断等温边界下多孔介质方腔内非热平衡自然对流传热数值模拟
非热平衡模型
间断等温边界
自然对流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对称热流边界条件下双弥散多孔介质内对流传热研究
来源期刊 轻工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弥散多孔介质 反对称热流 强迫对流 解析解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55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895.2019.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培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43 158 8.0 10.0
2 王克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8 42 4.0 5.0
3 王启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弥散多孔介质
反对称热流
强迫对流
解析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轻工机械
双月刊
1005-2895
33-1180/TH
大16开
杭州市余杭区高教路970号西溪联合科技广场4号楼711号
32-39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9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