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三维(3D)打印技术引导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三分支重建),完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经验及效果.方法 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12例,其中主动脉弓动脉瘤4 例,主动脉弓部夹层8例,年龄(60.17±13.32)岁;男性10例,女性2例.术前根据CT制作3D打印模型导板,然后在3D导板的引导下,采用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三分支重建)等完全腔内的方法行腔内修复,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随访.结果 所有手术一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 12例患者中手术成功11例,1例因术中支架扭转窗口无法对准,改行烟囱和原位开窗术治疗,技术成功率91.67 %(11/12);手术时间(4.38±1.67)h,无手术死亡. 11 例手术成功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期内无脑梗死、截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CTA提示所有患者主动脉弓三分支动脉均通畅,其中1例无名动脉支架桥接处有少量内漏,予以观察.结论 应用3D打印技术引导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分支支架技术(三分支重建)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为完全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中短期效果安全可靠,但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推荐文章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观察
Ⅰ型主动脉夹层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
外科手术
孙氏手术与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比较
主动脉疾病
手术
治疗结果
孙氏手术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螺旋CT三维成像解剖学研究
主动脉弓
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主动脉弓部夹层腔内修复联合开窗手术的麻醉管理
主动脉弓
夹层
腔内修复
开窗
麻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打印引导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在全腔内主动脉弓和三分支重建术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3D打印 主动脉弓 开窗技术 血管腔内治疗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2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6-1863.2019.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3D打印
主动脉弓
开窗技术
血管腔内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季刊
2096-1863
10-1411/R
16开
广州市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5号之一龙珠大厦2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