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禾草内生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互作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发育及叶斑病的影响,设置禾草内生真菌处理(由带有和不带禾草内生真菌种子建立)、AMF(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和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处理及不接菌处理(对照),并在植物生长6周后接种或不接种多年生黑麦草叶斑病病原菌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测定各处理多年生黑麦草的发病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AMF侵染率、P含量和生物量.结果 表明:接种病原菌2周后,多年生黑麦草叶斑病的发病率为25.00%~38.75%,禾草内生真菌和幼套球囊霉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年生黑麦草的发病率,二者共同作用时发病率显著降低了35.48%.禾草内生真菌与AMF互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并促进P吸收和植物生长,二者的互作效应因禾草内生真菌与AMF组合而异,但均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效应,其中禾草内生真菌与幼套球囊霉互作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及叶斑病防治的效果最好.
推荐文章
富营养化废水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影响
多年生黑麦草
富营养化废水
胁迫
生理活性
黑麦草与丛枝菌根对大田番茄抗性及Cd吸收的影响
Cd
土壤
黑麦草
丛枝菌根
番茄
抗性
吸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禾草内生真菌与丛枝菌根互作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及叶斑病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禾草内生真菌 多年生黑麦草 叶斑病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6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02/j.cnki.zwbhxb.2019.201718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8)
共引文献  (307)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9(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2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丛枝菌根真菌
禾草内生真菌
多年生黑麦草
叶斑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学报
双月刊
0577-7518
11-1983/S
16开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82-620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