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距今约2.73 Ma,北半球高纬地区冰盖急剧发展,北半球大冰期来临,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北半球大冰期成因已有诸多解释,其中之一是大陆干旱化加剧,输入到大洋的粉尘增多引起海洋铁肥效应增强和生物量增多,吸收了更多大气CO2,使得地球变冷和冰盖增加.作为全球第二大粉尘释放中心,亚洲内陆干旱区释放的粉尘是北太平洋沉积物中主要陆源组分之一.开展北半球大冰期前后西北太平洋沉积物记录的亚洲粉尘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风尘铁肥效应对北半球大冰期形成的可能贡献.文章依据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简称ODP)198航次西北太平洋1208钻孔(共钻取沉积物392.3 m;本研究深度121.3 m至130.1 m,时间段为2.62 Ma至2.85 Ma)北半球大冰期前后的高分辨率(约2500年)样品,提取了沉积物中的“风尘组分”,计算了风尘通量,研究了风尘通量变化和海洋生产力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约2.73 Ma以来,1208钻孔风尘通量快速增加,已发表的该孔的海洋生产力也表现出快速增加,海水表面温度也快速降低,说明粉尘对海洋的铁肥效应可能是触发北半球大冰期形成的重要因素.文章还测试了“风尘组分”的Nd和Sr同位素,研究了粉尘物源变动.结果 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北半球大冰期前后1208钻孔粉尘的主要物源,其中2.73 Ma至2.85 Ma期间Nd和Sr同位素波动较大,推测与火山灰含量较多和戈壁粉尘沉积有关,位置偏北的西风可能是部分戈壁粉尘长距离运输至北太平洋的主要营力.2.73 Ma以来,北极冰盖大量发育,西风位置南移,主要运输塔克拉玛干沙漠粉尘至北太平洋,使得Nd和Sr同位素波动较小,但其中2.72 Ma至2.70 Ma期间出现的Nd同位素偏正、Sr同位素变小很可能是火山灰的突然大量沉积造成的.
推荐文章
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表温度梯度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
热带气旋生成频数
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梯度
北大西洋三极型式海表温度异常
海洋风尘沉积的古气候学研究进展
海洋风尘沉积
古气候
古大气环流
米兰科维奇周期性
前期春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冬季北半球极涡的关系
极涡面积
海温异常
EOF分析
相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半球大冰期(约2.73Ma)前后北太平洋风尘沉积突变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亚洲粉尘 北半球大冰期 西北太平洋 1208钻孔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第四纪气候突变专辑(1)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3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722|P534.6|P532
字数 8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9.03.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骏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1 2143 27.0 44.0
2 李高军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167 6.0 12.0
3 张文防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4)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5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洲粉尘
北半球大冰期
西北太平洋
1208钻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