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心脉隆注射液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22例高龄AMI心力衰竭患者,患者被随机均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心脉隆注射液) ,疗程10d ,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LVEF 、测定室壁运动积分(WMSI) 、血清脑钠肽(BNP) 、 hsCRP 、 cTnI 、一氧化氮(NO) 、内皮素‐1 (ET‐1)水平及肱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 [常规治疗组 (35.42 ± 5.11)% 比(44. 62 ± 5.88)%;心脉隆组 (36.13 ± 5.64)% 比(49.75 ± 6. 18)%]均显著升高,且心脉隆组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WMSI评分[常规治疗组 (2.49 ± 0.51)分比(1. 45 ± 0. 34)分;心脉隆组 (2. 51 ± 0.42)分比(1. 12 ± 0.27)分]及NY‐HA心功能分级(常规治疗组 3.19 ± 0.44 比 2.65 ± 0.36 ;心脉隆组 3.21 ± 0.42 比 2.11 ± 0.28)则均显著降低,且心脉隆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 0.001 )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BNP [常规治疗组 (986.72 ± 245.63) pg/ml比(764.42 ± 217.33) pg/ml ;心脉隆组 (989.99 ± 243.54) pg/ml比(607.82 ± 198.65) pg/ml] 、hsCRP [常规治疗组 (24.31 ± 3.82) mg/L比(14. 52 ± 1.69) mg/L ;心脉隆组 (24. 93 ± 3.74) mg/L比(7. 81 ± 0.96) mg/L] 、 cTnI [常规治疗组 (5.29 ± 0.43) μg/L比(3. 01 ± 0.27) μg/L ;心脉隆组 (5. 37 ± 0.64) μg/L比(1.42 ± 0.33) μg/L ] 、 ET‐1 [常规治疗组 (95.67 ± 16. 32) ng/L比(76.34 ± 17. 82) ng/L ;心脉隆组 (96.13 ± 17. 21) ng/L比(57.29 ± 14.63) ng/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心脉隆组降低更显著,而血清NO水平[常规治疗组 (108.35 ± 21. 67) μmol/L比(129. 68 ± 25. 83) μmol/L ;心脉隆组 (110.26 ± 22. 71 ) μmol/L 比(156.82 ± 24.19) μmol/L]则均显著升高,且心脉隆升高更显著( P均=0.001) ;治疗后,心脉隆组的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D充血)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 )均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05或<0.01) .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AMI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心脉隆注射液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住院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脉隆注射液
老年人,80以上
心功能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力衰竭
治疗结果
Meta 分析
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心脉隆注射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脉隆注射液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来源期刊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4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074.2019.04.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茹玉 衡水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8 8 2.0 2.0
2 刘青敏 衡水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5 5 2.0 2.0
3 孙秋月 衡水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7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4)
共引文献  (460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老年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074
35-1193/R
大16开
福州市333号邮政信箱
34-83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6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