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是指土壤与质子的结合能力,主要包括表面质子反应活性位点密度Ds、电荷零点pHpzc以及质子化、去质子平衡常数pKa.表面酸碱性质对于评估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揭露酸化机制有重要意义,也是探究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土壤固液间的分配,控制微量元素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土壤性质之一.本文综述了通过表面络合模型获取表面酸碱性质参数的方法以及研究复杂土壤体系的两种方法.电荷零点pHpzc主要通过宏观滴定实验获得,但需要不断优化实验操作来减少无意义因素的影响.而表面质子反应活性位点密度Ds和质子化、去质子化平衡常数pKa,则通常分别通过Gran函数和直线外推法计算等方法得到.目前,土壤活性成分金属氧化物、黏土矿物及腐殖质表面酸碱性质已通过表面络合模型得到广泛研究,研究方法和相关数据已逐渐趋于完善.而随着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土壤混合体系表面酸碱性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组分添加法通过各组分表面性质的加和来预测质子在土壤和溶液中分配和形态,目前已从矿物聚合模型扩展到矿物-有机物聚合模型,因为有机物和矿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相当重要.而广义复合法假设土壤表面性质均一,依据实验吸附数据和表面积拟合获得表面酸碱性质,现在已发展为n-site/n-pKa,并建立了一种通过土壤化学性质预测表面酸碱性质广义回归方程.最后,文章探讨了表面络合模型相关研究应该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土壤表面酸碱性质研究在未来的趋势.
推荐文章
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性质
高岭石
表面酸碱性质
双位模式
表面电荷
表面位
稻草生物质炭对3种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d(Ⅱ)的影响
生物质炭
可变电荷土壤
Cd(Ⅱ)
吸附解吸
Zeta电位
重金属阳离子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l-的诱导效应
重金属
可变电荷土壤
Cl-吸附
表面电荷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的影响
有机酸
可变电荷土壤
铜吸附
吸附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与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土壤表面酸碱性质 表面络合模型 组分添加法 广义复合法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6-52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X131.3
字数 80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8060703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芳柏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64 1902 21.0 43.0
2 秦好丽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9 129 6.0 11.0
3 王莹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5 17 2.0 4.0
4 程鹏飞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 7 1.0 2.0
8 彭叶棉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9)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7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1)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2)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表面酸碱性质
表面络合模型
组分添加法
广义复合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