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够赢得当代中国主流观众的广泛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既借助好莱坞科幻片的类型惯例满足了类型片受众的观影预期,又以中国英雄的身份设置与在地化的美学风格,触动并唤起了中国观众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亲近感。“带着地球/家园去流浪”的表述,可被视作某种形成的中国半主动半被迫地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身份卷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历史进程所造成的心理张力的投射。但是,当电影《流浪地球》将小说的“流浪”主题隐去时,它也将原著“超越自恋”的科幻内核置换成了“保小家卫大家”的传统价值。
推荐文章
民族主义与桂林抗战文化
民族主义
抗战文化
桂林
时代特征
历史地位
试论文化民族主义与羌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民族主义
大众文化
羌族文化传承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进程与启示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
历史演进
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空幕布上的家国天下--《流浪地球》与民族主义话语的对接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流浪地球 民族主义 科幻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10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子丰 北京大学中文系 8 16 2.0 4.0
2 林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8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浪地球
民族主义
科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