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内交叉指型微反应器连续合成UiO-66材料.连续微通道法强化了物料之间的混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晶体产物呈六面体形,粒径在100 nm以下.考察了温度、总进料流量和停留时间等条件对合成过程及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助于晶粒的生长;随着总进料流量增大,晶体粒径减小;晶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超过该停留时间,晶体粒径不再增大.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以实现系列纳米级UiO-66-X材料(X=NH2,NO2,Br)的连续合成.
推荐文章
UiO-66的制备、功能化及膜分离研究进展
金属有机骨架
合成
功能化
分离
UiO-66(Zr)系列MOFs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在乳酸乙酯合成中的应用
UiO-66(Zr)
吸电子基团
催化
二羟基丙酮
乳酸乙酯
金属有机骨架UiO-66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金属有机骨架
UiO-66
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
催化
缺陷UiO-66对水中塑化剂的吸附
聚合物
污染
吸附(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通道连续合成UiO-66系列改性MOF材料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UiO-66 纳米材料 微通道连续合成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无机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5-1373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14
字数 56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3/cjcu201808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安杰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85 847 16.0 24.0
2 王瑶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43 336 11.0 16.0
3 刘颖雅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4 3 1.0 1.0
4 张箭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8 25 2.0 5.0
5 盛炳琛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2 6 2.0 2.0
6 李从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7 刘伟旭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有机框架
UiO-66
纳米材料
微通道连续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