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现象经典、结构复杂、过程清晰,是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有时空联系的多种构造的集中展现.该构造结的主要内涵包括:1)3大构造类型:大陆造山带(大别造山带)、陆缘剪切带(郯庐断裂带)和陆内热点(下扬子热点);2)3大应力方式:华南和华北两大板块近SN向的挤压,太平洋板块作用下东亚陆缘剪切和中国东部伸展背景下的下扬子热点;3)3大转换机制:特提斯与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中生代从SW-NE向到近S-N向再到SE-NW向的挤压方向转换,区域性的挤压应力作用向伸展应力作用的应力方式转换.可见,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的结构、属性和演化过程完整记录了中生代以来变化有序的构造演化和丰富多样的构造属性,展示了区内复杂连续的动力学系统背景下的深部过程与浅表响应,揭示了全球性特殊的岩石圈动力学过程.
推荐文章
长江中下游实时洪水预报模拟
长江中下游
数值模拟
实时洪水预报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与区域成矿背景分析
中生代
长江中下游
构造结
岩浆活动
成矿带
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的特征、属性及其研究意义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
构造转换
构造结
长江中下游水沙数值模拟研究
长江中下游
水流泥沙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论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基于结构、属性、过程与动力学的思考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构造结 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 热点 深部过程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5-663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41|P542
字数 107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7/dzkx.2019.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传中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20 3034 26.0 52.0
2 王阳阳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 57 3.0 7.0
3 李加好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5 257 9.0 14.0
4 葛粲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1 6 1.0 2.0
5 袁芳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6 5 2.0 2.0
6 李海龙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 16 3.0 4.0
7 陈守文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 0 0.0 0.0
8 李振伟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2)
共引文献  (995)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8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6(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1997(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8(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19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2(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3(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1)
2004(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4)
2005(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6(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7(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0(3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江中下游构造结
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
热点
深部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