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激光光凝术后在不同时间的视力及视网膜变化的差异.方法 经过检查视力,直接眼底镜或裂隙等加90D前置镜,和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化验HbA1c的值,确诊DR患者245例42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非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93只眼、早期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189只眼、高危PDR组146只眼.依据DRPS的技术指导,采用氩激光或氪黄激光对NPDR组行次去全视网膜光凝(Sub-PRP),早期PDR组和高危PDR组行全视网膜光凝(S-PRP).分别于光凝术后3、6个月检查视力、眼底、FFA,对于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补充激光光凝.结果 视力变化结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3个月,NPDT、早期PDR、高危PDR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 、70.1% 、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9、6.137,5.641,P<0.05).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6个月,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0% 、83.4% 、67.8%,NPDT、早期PDR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314,P>0.05),高危PDR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9,4.463,P<0.05).眼底变化结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3个月,依据FFA检查结果,NPDT、早期PDR、高危PDR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5% 、80.0% 、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3、8.149,7.561,P<0.05).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6个月,NPDT、早期PDR、高危PDR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6% 、83.1% 、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3、11.468,10.135,P<0.05).结论 不同分期DR的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效果不同,早期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是视力稳定,延缓网膜病变进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