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脉冲压缩处理所获得的距离分辨率和干扰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有源声呐距离维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从单个脉冲回波的频域输出中提取多组子带分量,每个子带分量的中心频率形成等差数列,对应的相移形成复指数等比数列(可类比于均匀直线阵的阵列流形向量).根据这一特点,使用多组子带分量构建协方差矩阵,根据中心频率设计距离维加权向量,建立了距离维波束形成模型.给出了距离维常规波束形成和距离维自适应波束形成的表达式、处理流程,对距离分辨率和干扰抑制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数值仿真和水池实验证明,距离维常规波束形成可获得与脉冲压缩处理类似的距离分辨率,而距离维自适应波束形成可获得更高的距离分辨率和更优的距离维干扰抑制能力.
推荐文章
圆柱阵特征波束分解与综合超指向性波束形成方法
水下无人系统
超指向性
特征波束分解与综合
圆柱阵
多波束声呐图像条带中央和边缘残差处理方法
多波束
声呐图像
反向散射强度
残差
联合协方差矩阵重构与导向矢量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稳健波束形成
协方差矩阵重构
导向矢量校正
输出信干噪比
针对线性调频信号的宽带宽角相控阵发射波束形成方法
宽角
宽带波束形成
相控阵
线性调频信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源声呐距离维波束形成方法
来源期刊 声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庆祝李启虎先生80华诞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5-72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超 181 927 15.0 19.0
2 杨益新 113 509 11.0 16.0
3 刘雄厚 17 77 5.0 8.0
4 樊嘉豪 1 0 0.0 0.0
5 魏焘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声学学报
双月刊
0371-0025
11-2065/O4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21号
2-181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5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