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痛风颗粒治疗糖尿病 (DM) 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痛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 每组10只.各组大鼠 (正常组除外) 饲以高脂高糖饲料5周后, 以链脲佐菌素 (STZ) 腹腔注射建立DM模型.从模型成功的第4天开始, 痛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给予痛风颗粒溶液4. 375 g/kg、8. 75 g/kg及17. 5 g/kg灌胃, 2次/d.阳性药物组给予吡格列酮片1. 5 mg/kg, 1次/d, 模型组与正常组仅以适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一般症状, 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尿素 (BUN) 、肌酐 (Cr) ],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 (MDA) 及基因AKT、PI3K、m TOR、PTEN的表达和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给药4周后, 痛风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摄食量、饮水量、尿量较模型组均有所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药物干预4周后, 阳性药物组及痛风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肝肾功能指标ALT、Cr和MDA含量明显改善即数值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病理结果显示, 模型组的肾小球结构、形态、大小不正常, 肾小球明显肥大、系膜基质增多;管腔大小不一, 肿胀, 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痛风颗粒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明显改善, 管腔大小基本正常, 肿胀减轻, 仍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Real time PCR检测各基因数据得出, AKT、PI3K和m TOR在正常组的表达量最低, 模型组的AKT、PI3K和m TOR的表达量最高.随着药物浓度增加AKT、PI3K和m TOR的表达量依次降低, 且痛风颗粒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效果最佳.PTEN的基因表达量与其他指标恰好相反.说明高剂量痛风颗粒有一定的治疗DM的作用.结论 痛风颗粒对DM, 从大鼠生活状态、肝肾功能、病理结构、氧化指标的含量变化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均引起相应的变化, 说明痛风颗粒可能通过该机制进行调控疾病的进展.
推荐文章
复方健胰颗粒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防治作用研究
复方健胰颗粒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白内障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网明目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糖网明目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
炎性因子
大鼠
葛根芩连加味汤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
葛根芩连加味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周细胞
基底膜
褪黑素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研究
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
褪黑素
神经保护作用
抗氧化
p-p38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痛风颗粒对糖尿病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糖尿病 痛风颗粒 吡格列酮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5.5|R587.1
字数 4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5/j.cnki.sjzx.1901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智敏 4 1 1.0 1.0
2 朱婉华 20 226 6.0 15.0
3 蒋恬 13 139 3.0 11.0
4 何峰 9 33 3.0 5.0
5 沙滨 4 1 1.0 1.0
6 孙飞虎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尿病
痛风颗粒
吡格列酮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