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184例AMI患者,检测患者的N/L比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长期随访期间死亡率与外周血N/L比值的相关性.结果:184例AMI患者的平均N/L比值为4.82.第4分位数患者的平均年龄(63.9±4.8岁)、外周血WBC数量(10.9±3.0)明显高于第1至第3四分位数的患者;第4分位数患者的Killip心功能Ⅳ级比例(4.3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5%比例(14.39%)明显高于第1至第3四分位数的患者;第4分位数患者在院内(13.04%)及术后6个月病死率(26.09%)明显高于第1至第3四分位数的患者;两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比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L比值是A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 2.38,95%CI 1.42-3.98;P=0.001).结论:外周血N/L比值是AMI患者接受PCI治疗后长期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推荐文章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价急性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临床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并发症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死率 预后 预测价值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6-13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19.10.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志刚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 15 39 4.0 6.0
2 朱志坚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心内科 3 6 1.0 2.0
3 孙丽芳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心内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病死率
预后
预测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医学杂志
月刊
1000-7377
61-1104/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4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0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623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