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减轻地震对高举架立式圆筒型储液容器产生的破坏,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两种组合减震方式,即基础隔震与黏滞阻尼器组合减震(组合减震A)、柱顶隔震与黏滞阻尼器组合减震(组合减震B),并建立了简化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从理论研究及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地震动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地震动输入,组合减震措施均有较好的减震效果,组合减震B对地震动的适应能力更强;采用组合减震B时,隔震层偏移较小,有利于保护隔震层,不至于因偏移过大而造成隔震层失效,也有利于结构的安全性;采用组合减震B时,黏滞阻尼器消耗了更多的能量,使黏滞阻尼器充分发挥作用,配置更加合理,减震效果更好;理论解与有限元解比较接近,相互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选择组合减震方式及进行参数设计时,需根据工程抗震要求、场地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被动控制方式.
推荐文章
高举架立式圆筒型储液容器附加粘滞阻尼器减震研究
高举架
立式圆筒型储罐
粘滞阻尼器
地震动响应
不同场地类型下基础隔震高举架储油罐减震效果分析
高举架储油罐
基础隔震
场地类型
减震
立式钢制圆柱储液容器基底隔震的地震动仿真计算
立式圆柱储液容器
隔震
仿真
地震反应
正交异性复合材料储液容器入水过程数值分析
ALE 方法
流固耦合
柔性容器
入水过程
动态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举架立式圆筒型储液容器组合减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分析
来源期刊 压力容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举架 立式圆筒型储液容器 组合减震 理论分析 有限元数值仿真 地震响应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计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H49|TU352.1|O241.82
字数 4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37.2019.07.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远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8 8 2.0 2.0
2 徐博 2 1 1.0 1.0
3 沙东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举架
立式圆筒型储液容器
组合减震
理论分析
有限元数值仿真
地震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力容器
月刊
1001-4837
34-1058/TH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开发区天湖路29号
26-1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