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短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美学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但是其"感性学"的内涵仍有待进一步发掘".关联思维"在秦汉美学研究中仍然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人们对传统感性经验模式的认识.与通行的认识不同,作为中国古代的基础性思维方式,关联思维深刻地决定着各种思想意识与行动实践.这一起源于早期中国的思想要素,至战国后期趋于勃发,并在秦汉时代伴随帝国的成立而获得充分的展现.在这一整体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感性"所关涉的物、感知与情感等主题,均凭借关联思维模式获得自身的特定性格,并作为基础性要素在美学领域中发挥久远而深刻的作用.我们从作为审美主体的身体与作为审美对象的万物世界两方面分别展开,可以简要地勾勒出在关联思维的视角之下被重新审视的中国"感性学"的图景.
推荐文章
探究中国美学的民族性特征
美学
族性
全球化
探究中国美学的民族性特征
美学
族性
全球化
中国美貌人群软组织侧貌美学研究
美学
面部
男(雄)性
女(雌)性
成年人
亚洲大陆世系人群
探析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
武侠电影
内在关系
表现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美学中的关联思维 ——基于秦汉美学的反思
来源期刊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关联思维" 感性学" 秦汉时代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9
页数 7页 分类号 B83
字数 83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804.2019.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鹏 厦门大学中文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美学
关联思维"
感性学"
秦汉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双月刊
2095-5804
10-1136/C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7层
82-41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