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氮掺杂介孔炭负载FeCu双金属,改变Fe/Cu组成,考察催化剂结构性质特征及其CO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Fe、Cu与N相互作用存在差异,Cu-N相互作用较强,并直接促进了Cu的分散.在较高的金属负载量(45.0%-50.0%,质量分数)下,Cu仍保持了与N一致的均匀分布特征,催化剂表面Fe/Cu组成也因为Fe、Cu分布特征差异而小于体相,这与常见Fe-Cu体系明显不同.在所用预处理条件(300℃的H2气氛)下,Fe未被完全还原,H主要与Fe-O作用,以Fe-O-H形式存在,而Cu-N作用较强,金属Cu与H作用较弱,使得催化剂表面活性氢碳比降低,导致C5+选择性随Fe/Cu比值的减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载体向负载金属的电子偏移能力也随着Fe/Cu比值的减小逐渐增强,促使催化剂表面碱性随Cu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最终导致C5+选择性、醇选择性进一步增加.
推荐文章
氮掺杂介孔碳负载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脱除 富氢气体CO性能研究
燃料电池
氮掺杂
介孔碳
自还原
甲烷化
CO脱除
介孔氧化硅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介孔
二氧化硅
载体
贵金属
催化作用
新型FeCo双金属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低碳烯烃
催化剂
载体
烯烃
二氧化碳
加氢
铁物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掺杂介孔炭负载FeCu双金属催化剂及其CO加氢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氮掺杂介孔炭 FeCu双金属 相互作用 CO加氢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9-717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6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6)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氮掺杂介孔炭
FeCu双金属
相互作用
CO加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