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泥岩高填方地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湿陷沉降变形问题,而强夯法具有较大的单位压实功,可以提高填方压实质量,减少其发生湿陷沉降变形的几率.然而,现行有关设计标准对于泥岩高填方地基的分层强夯设计缺乏指导,对于夯点间距等重要强夯设计参数规定尚不统一.依托 ±800 kV昆北换流站工程,开展了强夯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和现场试验工作,为类似泥岩地基的分层强夯设计提供参考.技术经济比较表明,6000 kN·m方案优于4000 kN·m方案.现场试验表明,6000 kN·m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200 kPa,变形模量平均值超过30 MPa;夯点间距分别为5 m、6 m时,6000 kN·m的有效加固深度均达到8 m,但后者夯间、夯点的密实度差异相对较大,地基均匀性较差.
推荐文章
强夯法控制高填方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
强夯
高填方
离心模型试验
沉降
预压理论在强夯处理山区高填方地基中的应用
强夯法
堆载预压
非饱和土
地基处理
低能级强夯结合高压旋喷注浆处理高填方住宅地基
强夯
高压旋喷注浆
小高层住宅
高填方
地基处理
强夯法加固填土地基的现场试验与微观结构分析
强夯
填土地基
微观结构分析
孔隙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泥岩高填方地基强夯设计及现场试验分析
来源期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泥岩 高填方地基 强夯设计 现场试验 夯点间距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质量、安全与防灾减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472.3
字数 5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3/j.suse.2019.04.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勇 6 4 1.0 1.0
2 贺瑞 5 5 1.0 2.0
3 陈建敏 2 1 1.0 1.0
4 张朋朋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岩
高填方地基
强夯设计
现场试验
夯点间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1549
51-1687/N
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学苑街18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3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