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青箭’‘贵苕’‘连苕’和‘镇江野豌豆’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箭筈豌豆品种的生育期和鲜草产量,并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这7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结果 表明:除‘青箭’外,其他6个箭筈豌豆品种的生育期为175 d左右,主要差异在现蕾期和盛花期.从鲜草产量来看,‘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青箭’‘贵苕’均超过250 t/hm2.‘兰箭3号’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与‘兰箭1号’‘兰箭2号’‘贵苕’聚为一类.综上,‘兰箭3号’具有合适的生育期、较高的产量和遗传多样性,可作为本地区冬季休耕绿肥生产的理想品种.
推荐文章
532份箭筈豌豆种质资源复叶表型多样性
箭筈豌豆
复叶
表型性状
多样性
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箭箸豌豆品种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箭管豌豆
DUS测试
转录因子
SSR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差异
中国豌豆地方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豌豆栽培种(Pisum sativum L.)
SSR
遗传多样性
中国地方品种资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7个箭筈豌豆品种生育期、产量与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箭筈豌豆 生育期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51
字数 26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5/j.issn1000-3924.2019.04.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国宏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93 3876 28.0 46.0
2 徐琪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78 1010 15.0 26.0
3 赵文明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62 378 11.0 16.0
4 魏臻武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1 386 11.0 16.0
5 路璐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1 11 2.0 3.0
6 陈柳倩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 0 0.0 0.0
7 罗璇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0 0.0 0.0
8 江舟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箭筈豌豆
生育期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