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伊格尔顿认为,有一类邪恶源自有限个体对无限性的追求和对有限性的憎恶,另一类则是为作恶而作恶,从中获得扭曲的满足,以确证自我的存在.在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小说中,这两种邪恶兼而有之.波拉尼奥的小说常以精巧的构架、波澜不惊的叙述来揭示当代拉美社会中隐秘的罪恶与暴行,探讨西班牙语国家的人们乃至全人类的后现代生存状况.从中篇小说《遥远的星辰》到其遗作、长篇小说《2666》,谋杀作为一种极端残忍的现象在其作品中时有涉及,有关谋杀的描述占据了作品相当大的篇幅.而在诸如暴力、邪恶与死亡这样的残酷景象面前,《2666》等几部小说也着力刻画了缄默而善忘的看客.有关谋杀现象的描述,连同人们对暴行的观看与反应,共同构成了波拉尼奥对文明与野蛮这一永恒命题在20世纪末拉美社会背景下新的审视与探讨,对于同处全球化进程中的我们也不无启示.本文试图从波拉尼奥小说中的谋杀现象入手,分析这一题材在其作品中的深层意义,探究各色看客的形象背后作者对邪恶的成因与机制的理解,以及对当代人心的观照与寄托.
推荐文章
论唐人小说中的"剑"
唐人小说
兵器
礼器
道教法剑
剑侠小说
论明代小说中的茶盏
明代
小说
茶盏
吴趼人小说中“志士”商人形象探析
吴趼人
商人形象
探析
西方长篇小说中的建筑空间意象
西方文学
建筑叙事
小说文本
理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74-2666:波拉尼奥小说中的谋杀与看客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波拉尼奥 《遥远的星辰》 《2666》 邪恶 伊格尔顿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I7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晏博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波拉尼奥
《遥远的星辰》
《2666》
邪恶
伊格尔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63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