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由于其无毒性和抗肿瘤活性而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部提取的一种黄酮类活性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明确的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在过去几年中,针对ISL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加.目前研究发现,ISL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方式抑制肿瘤细胞活力、细胞增殖及迁移.然而,其抗肿瘤作用的确切分子机理尚不完全清晰.这篇综述主要针对ISL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制进行全面概述.
推荐文章
静电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初探
静电
生物学效应
机理
异丙酚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二异丙酚
中枢神经系统
再灌注损伤
氡致肺癌:生物学效应与防护
生物学效应
肺癌
防护
被子植物受精作用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制
被子植物
双受精
卵细胞
胚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甘草素的抗癌作用: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癌症 异甘草素 作用 机制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86
页数 14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辛文秀 18 10 2.0 2.0
2 陈凌亚 22 97 4.0 9.0
3 孔思思 9 14 2.0 3.0
4 黄萍 28 22 3.0 4.0
5 孙娇 11 2 1.0 1.0
6 方琦璐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癌症
异甘草素
作用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