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体中富营养化水平与磷元素的赋存形态密切相关.目前围绕引起富营养化关键因子之一的磷形态的垂向分布特征、各磷形态间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取得了比较明确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磷形态在沉积物-水体系中迁移转化行为随时空的变化特征,本文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对沱江流域简阳段间隙水中可溶性活性磷(SRP)、可溶性非活性磷(SUP)及总溶解性磷(TDP)进行测定;采用SMT法和改进的沉积物无机磷形态连续提取法对沉积物中总无机磷(TIP)、总磷(TP)、难提取磷(Res-P)、可交换态磷(Exc-P)、铁结合态磷(Fe-P)、铝结合态磷(Al-P)、钙结合态磷(Ca-P)进行提取,磷钼蓝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揭示沉积物-水体系中磷的赋存形态垂向分布行为特征,并将实验数据与十年前该地区磷的赋存形态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磷赋存形态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间隙水中SRP、SUP和TDP的含量分别为0.004 ~ 0.36mg/L、0.080 ~ 3.19mg/L和0.056 ~ 3.28mg/L;沉积物中TP、TIP、Res-P、Exc-P、Al-P、Ca-P含量分别为1235.40 ~ 1646.94mg/kg、860.00 ~ 1318.59mg/kg、130.31 ~ 537.13mg/kg、1.35~14.10mg/kg、0.007 ~ 0.12mg/kg、743.13 ~ 1109.91mg/kg,Fe-P未检出.对比十年前后沉积物-水体系中磷赋存形态的变化可知,由于受到外源磷输入的影响,间隙水中SRP、SUP以及TDP含量虽然在-10cm以上变化不明显,但在-10cm以下明显增大,且导致沉积物中TP、TIP含量增加;偏碱性的沉积环境导致Al-P的释放,其含量明显减小;Exc-P含量的减小与其转化为稳定的Ca-P或Res-P形态有关.研究认为:随着时空的变化,沱江简阳段沉积物呈现外源磷输入和内源磷释放的综合污染.总体而言,由于输入的磷形态大部分以稳定的Ca-P和Res-P形态存在于沉积物中,使得表层间隙水中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磷含量总体变化不大,该地区富营养化程度不会加重.维持沉积环境的弱碱性,有利于Al-P、Exc-P等向Ca-P的有效转换,抑制河流富营养化.
推荐文章
白洋淀柱状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柱状沉积物
磷形态
分布
白洋淀
滇池沉积物总磷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滇池
沉积物
总磷
时空分布
福州西湖沉积物磷形态垂向变化特征
沉积物
磷形态
垂向
西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沱江沉积物-水界面磷形态垂向分布及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岩矿测试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沱江 间隙水 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垂向分布 时空变化特征 连续提取法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8-680
页数 13页 分类号 O657.31|P641
字数 98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9072101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天龙 35 208 8.0 13.0
2 郭亚飞 39 236 9.0 14.0
3 刘霞 36 108 6.0 8.0
4 徐青 6 9 2.0 2.0
6 余晓平 8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3)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6(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7(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沱江
间隙水
沉积物
磷赋存形态
垂向分布
时空变化特征
连续提取法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矿测试
双月刊
0254-5357
11-2131/T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2-31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9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