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试轮椅靠背高度对颈6完全性损伤患者轮椅驱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9例颈6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受试者,记录每位受试者在高 、中 、低3个不同高度轮椅靠背下竞速通过"L"形和"S"形路线行驶时间;并在研究后调查每位受试者主观体验感受.结果:19例患者,"L"形路线和"S"形路线用时,低靠背明显少于中靠背及高靠背(均P<0.01);中靠背与高靠背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绝大多数受试者表示低靠背使上肢活动灵活,易于用力;高靠背对上肢活动影响明显;高靠背对身体的稳定性好于中靠背和低靠背.结论:轮椅靠背顶端位于肩胛骨下角下方5cm处,颈6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轮椅驱动能力最强.
推荐文章
系统康复治疗对完全性颈6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颈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ADL能力
并发症
四肢联动及核心肌群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站立训练中的应用
脊髓不完全损伤
站立功能
核心肌群
四肢联动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减重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
脊髓损伤患者轮椅的选择
脊髓损伤
康复
轮椅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轮椅靠背高度对颈6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 轮椅驱动能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6完全性脊髓损伤 轮椅驱动能力 轮椅靠背高度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9|R681
字数 3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zgkf.2019.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婷婷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36 105 5.0 8.0
3 周玉梅 煤炭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11 33 4.0 5.0
4 黄富表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4 11 2.0 3.0
6 戴东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2 2 1.0 1.0
14 黄鑫茹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康复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2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6完全性脊髓损伤
轮椅驱动能力
轮椅靠背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
月刊
1001-2001
42-1251/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38-13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7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