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使得大规模减少CO2排放变得可行,充分预测CO2的状态对于实际工程安全有效开展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模型普遍将本应为整体系统的井筒注入和咸水层封存视为两个单独的阶段,通过建立一个井筒注入与咸水层封存的联合模型对储层中流体传热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注入条件对于CO2在整体封存过程中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焦耳-汤姆孙效应、地层温度及井筒热阻是影响流体温度的主要原因,流体温度会影响冷却域范围以及最低温度出现的径向位置,高温或低压注入会抑制焦耳-汤姆孙效应.
推荐文章
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测井资料评价研究进展
综述
咸水层
地层水矿化度
测井方法
CO2地质封存
解释评价
地质封存中CO2泄漏的非稳态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碳捕集与封存
地质封存
非稳态扩散
中国CO2地质埋存关联技术的现状
二氧化碳
地质埋存
技术要素
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2地质封存过程中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捕集与封存 热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焦耳-汤姆孙效应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45
字数 23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1/dllgxb2019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毅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 112 6.0 10.0
2 张倩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23 3.0 4.0
3 芦迪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郦泽嵘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捕集与封存
热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焦耳-汤姆孙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8608
21-1117/N
大16开
大连市理工大学出版社内
8-8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