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槐耳颗粒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化学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化学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7. 60 ± 4. 92)岁,联合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8. 12 ± 4. 99)岁.化学治疗组行经导管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化学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随访生存率,治疗前后主要症候评分、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水平、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水平、总胆红素( TBIL)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人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7( Egfl7)水平、骨桥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62. 5% (25/40)]、疾病控制率[87. 5% (35/40)]、6个月生存率[90. 0% (36/40)]及12个月生存率[77. 5% (31/40)]均显著高于化学治疗组[40. 0% (16/40)、72. 5% (29/40)、72. 5% (29/40)、52. 5% (2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候评分[疼痛难忍(0. 80 ± 0. 19)分、气短乏力(1. 03 ± 0. 25)分、头晕目眩(0. 85 ± 0. 13)分、面色淡白(0. 89 ± 0. 2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疼痛难忍(4. 59 ± 0. 97)分、气短乏力(4. 29 ± 0. 95)分、头晕目眩(4. 18 ± 0. 94)分、面色淡白(3. 95 ± 0. 82)分]及化学治疗组[疼痛难忍(1. 53 ± 0. 32)分、气短乏力(1. 72 ± 0. 40)分、头晕目眩(1. 56 ± 0. 39)分、面色淡白(1. 45 ± 0. 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ST[(79. 04 ± 8. 15)U/L]、ALT [(52. 50 ± 7. 40)U/L]、γ-GT[(52. 26 ± 7. 40)U/L]及总胆红素[(72. 02 ± 14. 37)μmol/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146. 33 ± 23. 30 ) U/L、 ( 77. 62 ± 14. 30 ) U/L、 ( 77. 10 ± 13. 80)U/L、 ( 145. 24 ± 30. 92)μmol/L]及化学治疗组[(117. 46 ± 14. 27)U/L、(63. 13 ± 10. 08) U/L、(64. 03 ± 12. 38) U/L、(109. 46 ± 19. 6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EGF[(207. 06 ± 30. 24)pg/ml]、Egfl7[(1 740. 56 ± 26. 36)μg/L]及骨桥蛋白[(19. 67 ± 3. 19)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349. 30 ± 63. 28) pg/ml、(4 130. 82 ± 580. 27) μg/L、(31. 97 ± 6. 33) μg/L]及化学治疗组[(299. 90 ±42. 67)pg/ml、(2 933. 53 ±34. 28)μg/L、(25. 11 ±4. 9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27. 5% (11/40)]、腹泻腹胀[20. 0% (8/40)]及骨髓抑制[27. 5% (11/40)]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化学治疗组[42. 5% (17/40)、37. 5% (15/40)、45. 0% (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槐耳颗粒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减轻相关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这可能与其下调VEGF、Egfl7及骨桥蛋白表达作用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化疗毒副反应临床观察
参芪扶正注射液
恶性肿瘤
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再灌注损伤
参芪扶正注射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槐耳颗粒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槐耳颗粒 原发性肝癌 作用机制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肝癌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9.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涛 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20 17 3.0 3.0
2 郑振东 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17 15 3.0 3.0
3 刘永叶 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2 1 1.0 1.0
4 陈晓夏 北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0)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4(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参芪扶正注射液
槐耳颗粒
原发性肝癌
作用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双月刊
1673-8799
11-5570/R
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5号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医院区机关楼
80-605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4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