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波前编码技术是一种新型计算成像技术,针对该技术中关键元件相位板的设计难题,首先通过一种具有三次方面型相位板的波前编码光学系统,结合编程软件和光学设计软件的自动化动态链接方式,详细叙述相位板的关键参数——调制因子的优化过程,计算得到的最佳参数对焦深延拓达到100倍以上;然后从相位板加工误差和装调误差两个方面,分别仿真分析了相位面面形误差,装调中平移、倾斜、偏心误差,以及解码时的旋转误差对焦深延拓效果的影响,可以得到PV< 0.8 μm时的相位面面形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常规装调公差对相位板容差较好,旋转误差对解码的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相位编码调制函数估计方法
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
相位编码调制
小波变换
能量最小值法计算因子α对绕组线圈波前时刻 提取误差的分析
能量最小值法
TDOA定位
时间差估计
匝间短路
故障定位
CPM编码调制发展前景
连续相位调制
基于环的串行级联连续相位调制
交织增益
自由距离
误码平层
收敛门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波前编码相位板调制因子优化及误差分析
来源期刊 光学与光电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计算成像 波前编码 光学设计 调制因子 误差分析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光学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6
页数 8页 分类号 O4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计算成像
波前编码
光学设计
调制因子
误差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与光电技术
双月刊
1672-3392
42-1696/O3
大16开
武汉市阳光大道717号
38-335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2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