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身份”是体现社会成员之归属的核心范畴,其性质在后现代语境中正经历着从稳定、单纯、同态到流动、混杂、异度的转变。中国科幻电影以第五次信息革命日益深入为契机,展开了有关“超身份”(hyperidentities)的大胆想象。超身份以开发信息科技的潜能为特征,主要思路有三种:一是在超常人格视野下强化流动性,超越传统的身体、角色和记忆;二是在超常技术视野下增进混杂性,构想超常规的身份伪装、转换与识别;三是在超常时空视野下开拓异度性,塑造时间旅行者、空间穿越者和外星人等形象。
推荐文章
《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流浪地球》
中国科幻
发展
科幻电影中蕴含的空间美学特征
科幻电影
空间构成
空间美学特征
科幻电影影响下的现实设计研究
科幻电影
现实设计
想象力
逻辑性
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本土想象
流浪地球
科幻电影
贺岁片
叙事模式
文化自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身份:中国科幻电影的信息科技想象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学批评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超身份 信息科技 科幻电影 中国电影 艺术想象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4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鸣奋 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 222 633 13.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身份
信息科技
科幻电影
中国电影
艺术想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批评
季刊
2095-9990
10-1314/I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82-346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