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螺旋波离子源利用放电室外部天线激发的螺旋波将能量耦合到放电室中,在附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产生高密度的低温等离子体.目前以螺旋波放电作为离子源的电推力器大多采用了无电极的加速方式,加速效果不显著,推力、比冲较低,而将螺旋波离子源和成熟的栅极加速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螺旋波离子推力器有望成为新的高效率、高比冲的推力器.从提高推力器性能的角度出发,就螺旋波离子推力器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技术展开分析.讨论了天线结构、辐射阻抗、辐射方向性对天线耦合效率的影响;放电室尺寸、磁场强度和射频功率对放电效率的影响;栅极加速系统的设计及其与螺旋波离子源的耦合分析等.
推荐文章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等离子体物理学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固体推进剂
工质
场发射电推力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场发射电推力器
发射极
羽流
中和器
浸润
稳态等离子体电推进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火箭发动机
特种推进系统
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研究综述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电推进
微小卫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螺旋波离子推力器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真空与低温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电推进 螺旋波 离子推力器 栅极加速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知识与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3
页数 8页 分类号 V439+.1
字数 5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086.2019.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天平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103 412 10.0 15.0
2 孙新锋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9 11 2.0 3.0
3 温晓东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5 4 2.0 2.0
4 鱼伟东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推进
螺旋波
离子推力器
栅极加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与低温
双月刊
1006-7086
62-1125/O4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94信箱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3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