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云物理过程是云和降水形成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2011年6月23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云降水与天气特征分析,并开展了WRF模式中10种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此次暴雨强度、落区和发生时间的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由多单体组织、合并形成深厚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并具有明显的短时局地特征和有利的高低空、高低纬度大中尺度天气环流形势及强烈的水汽输送条件.暴雨强度、落区和发生时间的数值模拟结果对云物理方案非常敏感.不同云物理方案对累积降水量≥50 mm和≥100 mm的暴雨模拟的ETS评分显示,只有Thompson方案对此暴雨量级的评分均为正,其他方案的ETS评分均不理想,特别是对累积降水量≥100 mm的大暴雨模拟.在小时暴雨强度和发生时间方面,Thompson方案模拟效果也较好,其次是Lin方案和WSM6方案;对区域累积最大降水量和落区的模拟方面,Thompson方案和Morrison方案模拟的最大累积降水量更接近观测值,但在落区方面,一些具有完整云物理过程的单参数方案(Lin方案、WSM6方案)模拟效果较好,但模拟的最大降水量偏小.针对暖雨的双参数方案WDM6对区域平均降水模拟较好,但对暴雨极端降水模拟较差.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分析表明,不同云物理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雪和霰的参数化方面,由于采用的粒子谱分布、密度和末速度不同,导致云中粒子间的碰并和形成过程不同,大部分云物理方案模拟的霰含量高,雪含量低.这种云微物理过程的差异会导致云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出现明显不同,但这种反馈作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降水粒子对上升气流的拖曳作用不同.尽管云中相变潜热过程对云动力过程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但不同云物理方案在相变潜热过程和温度廓线分布方面造成的差异并不明显.因此,云物理方案中考虑合理的粒子谱分布、形态和密度变化,有利于提高暴雨的模拟效果.
推荐文章
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暴雨
数值模拟
中尺度涡旋
局地环流
两次暴雨过程模拟对陆面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研究
陆面过程
暴雨
陆面参数化方案
陆面参数
敏感性试验
大连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的应用
加密自动气象站
大暴雨
数值模式
中尺度气旋
对流风暴单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一次短时局地大暴雨过程的特征及对云物理方案的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云物理方案 局地大暴雨 数值模拟 北京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4-1364
页数 21页 分类号 P458
字数 18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904.182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学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44 1367 20.0 36.0
10 付丹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 459 11.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0)
共引文献  (797)
参考文献  (5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7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7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4(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5(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6(4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7(4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8(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4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3(2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物理方案
局地大暴雨
数值模拟
北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