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宏观液滴与微液滴的撞击过程因有较强的传热传质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等领域.通过微液滴产生装置产生微液滴,利用高速数码摄像系统记录下液滴撞击表面的过程,最后通过程序处理液滴动态过程图,分析了表面微结构对液滴最大铺展系数以及振动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最大铺展系数随液滴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受表面微结构的形貌特征影响较小;将液滴撞击表面后的振动过程等效为单自由度的阻尼弹簧系统,发现表面微结构对于液滴振动阻尼系数有影响,但是对于弹性常数的影响不大.
推荐文章
液滴撞击微结构疏水表面的动态特性
水滴
撞击
表面
显微结构
不稳定性
倾斜微结构疏水表面液滴的滞后特性
微尺度
接触角滞后
滚动角
模型
能垒
受力分析
实验验证
单液滴撞击超疏水冷表面的反弹及破碎行为
超疏水
冷表面
铺展因子
反弹
破碎
成像
动力学
数值分析
液滴撞击亲疏水间隔条纹表面
非均质表面
液滴
多相流
接触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液滴撞击微结构疏水表面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甘肃科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微液滴 撞击 铺展系数 振动 阻尼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数理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35
字数 38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19.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龙泉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5 6 1.0 2.0
2 邹松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林世玑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液滴
撞击
铺展系数
振动
阻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4-0366
62-1098/N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南路299号
54-6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5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7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