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皮肤组织学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将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背部剃毛后,造模组小鼠于背部皮肤及单侧耳部每日涂抹共计62.5 mg的5%咪喹莫特乳膏1次,连续7d,空白组小鼠涂抹等量凡士林.每日记录小鼠PASI评分及耳部厚度,并于末次涂药24 h后处死,取背部皮肤进行多聚甲醛固定,行HE染色及Ki-67免疫组化分析.取脾脏称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的Th细胞亚群.结果:造模组小鼠于第二天逐渐出现红斑、鳞屑、皮肤增厚及耳部肿胀,其PASI评分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加.造模组小鼠皮损出现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其表皮厚度明显增加(t=15.12,P<0.001),且Ki-67阳性率明显上升,每个高倍镜视野下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t=10.50,P<0.001).造模组小鼠脾脏重量和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Th1、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及绝对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值均<0.05),Th2细胞比例及计数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学特征,是一种有效的银屑病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组织学及免疫学特征初步探究
来源期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银屑病动物模型 咪喹莫特 Ki-67 Th1细胞 Th17细胞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58.63
字数 4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68.2019.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69 221 8.0 12.0
2 徐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22 60 5.0 7.0
3 唐增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29 82 4.0 8.0
4 黄钟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4 9 2.0 3.0
5 陈小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8 5 1.0 2.0
6 艾雪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屑病动物模型
咪喹莫特
Ki-67
Th1细胞
Th17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双月刊
1674-8468
44-1671/R
大16开
广州市麓景路2号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11楼
46-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2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