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处于早期文明的人类就用柳树提取物来治疗发热、疼痛和炎症。直到1828年,慕尼黑大学约瑟夫·毕希纳(Joseph Buchner)教授首次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一种黄色晶体并命名为水杨苷。由于副作用和不稳定性,水杨苷被改造成乙酰水杨酸,并于1899年以商品名阿司匹林被拜耳公司注册。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司匹林之争
来源期刊 大众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不稳定性 拜耳公司 水杨苷 柳树皮 提取物 副作用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 87 452 11.0 16.0
2 孟一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 9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不稳定性
拜耳公司
水杨苷
柳树皮
提取物
副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众医学
月刊
1000-8470
31-1369/R
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71号
4-11
出版文献量(篇)
1233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