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液动冲击器在泥浆钻进过程中因冲蚀严重而无法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问题,从结构创新角度设计了一种抗冲蚀的新型液动冲击器.以液固两相流动力学和冲蚀理论为基础,建立液动冲击器冲蚀模型,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算法计算固相颗粒运动轨迹,基于液动冲击器内部流场分析预测冲击器冲蚀区域分布、颗粒冲击速度对主要零件(冲锤、上套筒和外壳)冲蚀的影响及其工作寿命.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冲蚀区域主要集中在冲锤上腔的底面、冲锤边角处、流道孔进口壁面、上套筒呼吸孔进口处以及上部壁面;冲锤、上套筒和外壳的平均冲蚀率与冲击速度呈幂函数关系,速度因子在1~4之间;根据对比分析可知,新型冲击器关键零部件的耐冲蚀寿命与现有冲击器射流元件相比有明显提升.研究工作对推动新型液动冲击器工业化应用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虹吸式轴流泵装置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虹吸式轴流泵
泵装置
固液两相流
固相颗粒分布
液固两相同心环空流动数值模拟
液-固两相流
环空流动
PHOENICS
数值模拟
双相不锈钢管固液两相流动腐蚀的数值模拟
双相不锈钢
两相流
流动腐蚀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井下螺旋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螺旋分离器
气液两相
数值模拟
颗粒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液动冲击器液固两相流冲蚀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工程设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钻井 液动冲击器 冲蚀 流场分析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建模、仿真、分析与决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921
字数 42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6-754X.2019.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祝效华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34 752 14.0 20.0
2 范诚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 1 1.0 1.0
3 刘上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钻井
液动冲击器
冲蚀
流场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设计学报
双月刊
1006-754X
33-1288/TH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0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