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这篇文章首先表明了,正义的内在构织并不包含可分配的善,而是来自于受到普遍接受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由得到道德负载的各种实践活动构成的;在所关注的这些实践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定义,以公平或正义的方式对待他人意味着什么。如果这个出发点能够得到确证,那么,本文就可以得出有关正义概念的某些方法上的结论,这体现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并不是先建构一个规范程序,再演绎出正义的内容的;相反,我们是从重构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再获得关于正义诸方面的信息的。因此,就像本文第三部分暗示的,最后我们将得出有关正义概念的多元论。日常存在着多少被我们接受和领会的社会关系,那么这种多元论就会涵盖着多少相关的正义原则。
推荐文章
超越论视域下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批判及当代变化
超越论
全球化
差异
交换方式
资本论
浅议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
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
禁止双重危险
重建"阶级话语":工会维权的合法化和正义论基础研究
自由主义
合法化危机
阶级平等
制度正义
重建
阶级话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义的构织:论当代程序主义的限度
来源期刊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正义 程序主义 社会正义 可分配的善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9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B8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霍耐特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 1 0 0.0 0.0
2 钟汉川(译) 南开大学哲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义
程序主义
社会正义
可分配的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双月刊
2096-1723
10-1362/D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