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核电站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换热器内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在水平管内强制对流冷凝换热特性,基于Peterson扩散层模型,结合传热传质方程推导,对冷凝换热过程各环节分别进行建模,并同时考虑抽吸效应、液膜非均匀分布和气液界面粗糙度对局部换热能力的影响,最终得到了能够预测蒸汽局部凝结换热系数的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证实,该程序可以很好地反映管内各换热环节的变化规律,对管内局部换热系数有着较高的预测精度.此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管内气体冷凝过程的推进,各环节换热能力会逐渐发生变化,影响总换热过程的主要热阻也相应随之变化.
推荐文章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膜状冷凝强化换热设计
安全壳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膜状冷凝
强化换热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CFD冷凝和蒸发模型研究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CFD
冷凝
蒸发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冷凝
蒸发
扩散层模型
典型严重事故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效果分析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全厂断电事故
热段小破口失水事故
严重事故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换热器内冷凝换热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应用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平管 不凝性气体 流动冷凝 传热传质 换热模型 换热系数 凝结液膜 多组分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核科学技术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L332
字数 4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91/yykj.2019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中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126 989 16.0 21.0
2 谷海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44 10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平管
不凝性气体
流动冷凝
传热传质
换热模型
换热系数
凝结液膜
多组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科技
双月刊
1009-671X
23-1191/U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1号楼
14-160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5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