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重庆石柱漆辽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剖面,系统研究四川盆地东部斑脱岩发育特征,并分析其地质意义和科学价值.研究得到5点认识:①石柱漆辽剖面共发现6个斑脱岩密集段,主要赋存于凯迪阶、鲁丹阶和埃隆阶的6个笔石带,大部分斑脱岩密集段显示出黏土矿物明显增加、自然伽马曲线出现峰值响应、火山灰与有机碳含量关系不明显等典型特征;②龙马溪组斑脱岩密集段在川东及邻区广泛分布,自然伽马曲线普遍显示尖峰特征,可以成为川东—鄂西地区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底界和鲁丹阶顶界划分的重要参考界面;③以斑脱岩密集段作为鲁丹阶和埃隆阶分层依据,以此确定鲁丹阶在川东坳陷区沉积厚度为10~40 m,但在宜昌上升区的腹部仅沉积Coronograptus cyphus笔石带上段,厚度仅为3~7 m;④在宜昌上升区的腹部,五峰组—鲁丹阶缺失至少5.5个笔石带,鲁丹阶沉积时间不足0.4 Ma;⑤斑脱岩密集段是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扬子海盆强烈挠曲的重要沉积响应,反映川东坳陷存在拗陷初期、拗陷中晚期、前陆挠曲初期和前陆挠曲发展期等4个构造活动期次,优质页岩主要发育于拗陷初期一拗陷中晚期.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进展、挑战与前景
四川盆地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页岩气
勘探开发
进展
挑战
前景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孔隙定量表征
四川盆地
早志留世
晚奥陶世
富有机质页岩
基质孔隙度
页岩裂缝
裂缝孔隙度
岩石物理模型
双孔隙介质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优质储层成因机制
四川盆地
晚奥陶世五峰期
早志留世龙马溪期
页岩气
优质储集层
成因机制
生物成因硅
上扬子区页岩气甜点分布控制因素探讨——以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
上扬子区
四川盆地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页岩气
构造控源控藏
甜点分布
控制因素
构造转换带
调节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东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斑脱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石柱漆辽地区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斑脱岩 宜昌上升 隆后坳陷 富有机质页岩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3-66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E122
字数 107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8/PED.2019.04.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新景 33 4550 24.0 33.0
2 王玉满 52 4541 29.0 52.0
3 陈波 40 201 8.0 12.0
4 蒋珊 7 43 4.0 6.0
5 王皓 6 14 2.0 3.0
6 代兵 4 11 2.0 3.0
7 马杰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9)
共引文献  (58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5(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6(5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7(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8(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石柱漆辽地区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斑脱岩
宜昌上升
隆后坳陷
富有机质页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