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双极化共面波导馈电缝隙单极子天线.该天线采用缝隙单极子天线作为天线单元,采用水平正交的方式实现双极化.该天线的馈电方式为共面波导馈电, 并与SMA连接.在天线底部增加反射板, 增强天线的辐射方向性并且提高天线增益.采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对该双极化天线结构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设计, 工作带宽为4. 1~4. 6 GHz.仿真结果表明,在工作范围内,天线的驻波比低于2. 2,隔离度高于20. 836 4 dB,天线辐射方向图的方向性良好,增益在5. 73 dBi以上,波束宽度在37°以上.对设计的天线进行加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辐射方向性较强,驻波比和隔离度达到了预期要求,验证了该天线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
基于共面波导馈电的三频单极子天线
共面波导馈电
单极子天线
三频
矩形贴片
共面波导边缘结构的平面单极子天线
单极子天线
超宽带天线
矩形单极子
平面天线
共面波导馈电的频率可重构印刷单极子天线
可重构天线
共面波导
有源开关
辐射体
单极子
PIN二极管
一款共面波导馈电单极子天线的设计
定向辐射
平面单板子
共面波导(CPW)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极化共面波导馈电缝隙单极子天线研究
来源期刊 航空兵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极化天线 缝隙单极子天线 共面波导 电压驻波比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航空武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J765|TN820
字数 27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32/ISSN.1673-5048.2018.02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传超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极化天线
缝隙单极子天线
共面波导
电压驻波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兵器
双月刊
1673-5048
41-1228/TJ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0信箱3分箱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