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独流减河河口及其潮上带区域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 (Cav.)Trin.ex Steud.]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inn.) Pall.]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区域不同植物群落碳(C)、氮(N)、磷(P)、硫(S)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互花米草和芦苇地上部分C含量显著高于盐地碱蓬,而根系中的C含量则反之,显示了植物不同的C分配策略.N、P主要分布在植物地上部分光合器官,N含量与全国湿地植物和全球植物的含量水平相当,但P含量显著高于全国湿地植物和全球植物的含量.S在芦苇和盐地碱蓬体内主要分布在地上部分,而互花米草的S则主要分布在根系中,这有利于互花米草拓展地下空间,从而加速其入侵.互花米草的C/P和芦苇的C/N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说明前者具有较高的P利用效率,而后者的N利用效率较高.河口潮上带芦苇和盐地碱蓬叶片N/P分别为7.32和8.90,而潮间带互花米草叶片N/P为14.45,根据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长速率并不是互花米草与芦苇和盐地碱蓬竞争的有效手段,而高的P利用效率为互花米草种群的扩张创造了条件.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独流减河河口地区土壤P和盐度是植物体内元素平衡和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综上,天津独流减河河口湿地正经历着由N限制向P限制的转变,P元素在该区域植物生长和演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区域不同功能群植物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功能群
叶片N、P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学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气候因子
纬度
海拔
呼伦贝尔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化学计量学征沿经度梯度变化
草地生态系统
经度梯度
降雨量
化学计量学
呼伦贝尔
高寒矮嵩草群落退化演替系列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生态学化学计量学
氮磷比
高寒矮嵩草草甸
退化演替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生态化学计量学
相对生长率
生物地球化学
养分循环
食物网
种间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津独流减河河口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来源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河口湿地 植物群落 化学计量学特征 驱动因子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625
页数 9页 分类号 Q94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75/j.cnki.1006-687x.2018.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福德 43 133 6.0 9.0
2 张森 4 22 3.0 4.0
3 郑义 5 11 3.0 3.0
4 莫雪 3 0 0.0 0.0
5 游冲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9)
共引文献  (543)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口湿地
植物群落
化学计量学特征
驱动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6-687X
51-1482/Q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62-1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96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