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地小行星交会、绕飞、着陆与采样返回技术经过数10年的发展日趋成熟.美国的OSIRIS-Rex对C类小行星进行特征分析与采样,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隼鸟-2号"任务目的是小行星深层采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开始转向行星防御领域.NASA的ARM(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计划是开展小行星抓捕与轨道重定向,ESA联合NASA提出了小行星撞击与偏转评估计划,拟对双星系统开展撞击实验,为行星防御提供技术积累.此外,行星资源公司和深空工业公司分别规划了小行星商业采矿的蓝图,并已开展相关的在轨技术验证.对近地小行星的探测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OSIRIS-Rex、"隼鸟–2号"、NASA和ESA的行星防御计划及小行星采矿公司的商业采矿战略规划,总结了未来开展行星防御与采矿的关键技术.
推荐文章
国外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防御技术研究
近地小行星
防御
预警
撞击
离子束引导
引力牵引
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系统质量减小途径探讨
近地小行星
载人探测器
技术途径
质量减小
美国小行星俘获任务及其启示
小行星俘获任务
抓捕
在轨服务
非合作空间目标
一种提升近地小行星防御中拦截效率的方法
近地小行星
超高速碰撞
撞击防御
核爆
仿真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地小行星采矿与防御计划发展现状
来源期刊 深空探测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偏转 行星防御 小行星采矿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V11
字数 75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82/j.issn.2095-7777.2019.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敏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8 86 3.0 8.0
5 陈昕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31 270 10.0 15.0
6 蒋峻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2 1 1.0 1.0
10 孙煜坤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2 1 1.0 1.0
14 邱成波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偏转
行星防御
小行星采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空探测学报
双月刊
2095-7777
10-1155/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