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南大陆的结构、属性、过程与动力学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钦杭构造带东段为主要研究地区,通过精细的构造解析、变质变形研究、年代学分析,结合反射地震剖面,探讨了华南大陆东部几个科学问题.(1)江南造山带形成于新元古代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的"软碰撞"作用,可划分为扬子板块南缘、扬子—华夏汇聚带和华夏板块北缘3个构造单元,江南断裂带和武夷山—遂昌断裂带分别为江南造山带的北界和南界.(2)扬子—华夏板块汇聚带由多个小板块拼合而成,其间有多条缝合带,大约900 Ma开始汇聚,760 Ma全面闭合,850~780 Ma为活动高峰期,具有递变式的汇聚拼合过程,由南向北发展,先斜向俯冲,后右旋走滑,最晚集中在中部活动.(3)华南大陆东部为中生代奠定的构造格架,主要构造为一系列北东走向褶皱和逆冲断层,大量地壳范围内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向北逆冲,可下切到中—下地壳.(4)华南大陆燕山晚期区域性伸展构造广泛发育,存在"华南热隆"构造,震旦系内的滑覆构造典型,同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和大规模的热液成矿.(5)华南大陆构造演化为:850 Ma扬子—华夏板块递进式汇聚,760 Ma全面拼合,江南造山带形成;600 Ma华南大陆盖层发育;430 Ma钦杭构造带受南部构造影响;220 Ma钦杭构造带受北部远程构造影响;160 Ma逆冲推覆构造产生;140 Ma大规模伸展,构造-岩浆-成矿关系密切;随后江南持续隆升,华南强烈热隆.
推荐文章
华北大陆楔入的华南板内效应:安徽沿江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大陆碰撞
板内变形
安徽沿江地区
推覆构造
平衡剖面
构造控矿
华南构造演化新思考兼论"华夏古陆"说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东南大陆部分
边缘海盆地
华南造山带
华夏地块(古陆)
华南大陆东部赣闽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
华南大陆东部
H-κ扫描叠加
地壳厚度
泊松比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
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
重大构造事件性质
形成背景及时空展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南大陆东部若干构造问题的思考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华南大陆 江南造山带 板块汇聚带 构造过程 推覆构造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4-722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48
字数 13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9/gc201904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振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8 53 4.0 7.0
2 宋传中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20 3034 26.0 52.0
3 严加永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59 1153 19.0 33.0
4 王阳阳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 57 3.0 7.0
5 李加好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5 257 9.0 14.0
6 袁芳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6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5)
共引文献  (826)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4(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7(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5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8(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6)
2009(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0(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2(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3(4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南大陆
江南造山带
板块汇聚带
构造过程
推覆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