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对表层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以缙云山4种森林植被(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隆文库、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T-RFLP)和荧光定量PCR(qPCR)等分子技术,研究不同森林植被对细菌、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4种植被类型中,针叶林土壤中微生物的拷贝数均低于其他植被.细菌16S rDNA拷贝数在3种微生物中最高且受植被影响最为明显(P<0.05).微生物拷贝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细菌和古菌拷贝数分别与pH(r=0.607,P<0.05)和含水量(r=-0.919,P<0.01)显著相关.2)根据T-RFLP图谱,群落结构的α-多样性指数显示: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最高,而古菌最低且受植被变化影响最显著(P<0.05).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和热图分析(Heatmap analysis)均显示:在不同植被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针叶林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最独特;3)不同植被中土壤微生物均存在不同的优势种群.其中,竹林土壤中微生物优势种群最突出.4)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3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显著受pH、钾和磷元素的影响(P<0.05).在缙云山地区,植被类型的变化对土壤表层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均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有助于了解土壤微生物与森林生产力及其发展演替的关系,为天然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
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
研究方法
分子生物学
桂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喀斯特
植被演替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土壤养分
河北峰峰矿区植物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土壤微生物群落
PLFA
矿区植物
河北峰峰矿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缙云山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缙云山 森林土 土壤微生物 T-RFLP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0-122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714.3
字数 5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8071601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明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67 2857 28.0 44.0
2 王子芳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9 1005 17.0 30.0
3 黄容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5 325 10.0 16.0
4 吕盛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 79 5.0 8.0
5 王蓥燕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7)
共引文献  (406)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5(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缙云山
森林土
土壤微生物
T-RFL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