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100年来,人们对大气化学成分、平流层和对流层化学、城市空气污染、酸雨以及气相化学中大气颗粒形成的认识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臭氧以及氮氧化物、NO和NO2在平流层和对流层的形成和作用的理解有关.查普曼1931年的开创性工作催生了平流层化学,随后Crutzen、Rowland和Molina发现了催化臭氧循环、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以及极地臭氧洞,因此被授予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洛杉矶刺痛眼睛的烟雾的刺激下,奠定了对流层化学现代认识的基础.羟基自由基(OH)的重要性及其与氮的氧化物(NO和NO2)的关系逐渐显现.导致酸雨的化学过程得到了阐明.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气相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动植物排放、自然和人为燃烧过程、海洋排放和释放到大气中的有机物氧化的结果.当气相有机化合物经历氧化产生冷凝成颗粒相的低挥发性产物时,产生大量大气有机颗粒物.一百年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理论还不存在.今天,全面的计算机编程可用于详细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大气反应机制.了解大气化学在气候变化中未来的作用,进而了解气候变化对大气化学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地球的政策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
中国南大洋海洋大气化学研究进展
海洋大气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南大洋
进展
近百年东亚冬季气温及其大气环流变化型态
近百年东亚冬季气温变化型
大气环流型态
气候增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10章气相大气化学研究的百年进展
来源期刊 气象科技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9,(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58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20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973.2019.z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T.J.WALLINGTON 1 0 0.0 0.0
2 J.H.SEINFELD 1 0 0.0 0.0
3 J.R.BARKER 1 0 0.0 0.0
4 张定媛 1 0 0.0 0.0
5 田晓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技进展
双月刊
2095-1973
10-1000/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