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襻钢板技术与传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我院2012年至2016年,收治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6例.其中7例采用襻钢板治疗,29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通过比较术后喙锁间距离,观察复位及术后复位丢失情况.同时比较患者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本组3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获临床治愈.其中3例接受翻修手术,29例钩钢板固定患者,于术后(10.1±4.1)个月行取出内固定手术.术后复位丢失:锁骨钩钢板固定者为(0.28±0.70)分,低于襻钢板固定者(1.29±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钩钢板固定者,取内固定前(4.14±2.31)分,取内固定术后(2.03±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襻钢板固定者,术后(1.14±1.07)分.取内固定后钩钢板固定者(2.03±1.55)分高于襻钢板固定者(1.14±1.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钩钢板固定者,取内固定前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为(123.8±21.9)°,低于取内固定术后的(141.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襻钢板固定者,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为(170.0±10.0)°.钩钢板固定者取内固定后,虽可明显增加患者活动范围至(141.0±12.9)°,低于襻钢板固定者(17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功能评分:钩钢板固定者(95.3±3.3)低于襻钢板固定者(9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翻修率为10.3%,襻钢板固定肩锁关节翻修率为0%.手术时间:钩钢板固定者(41.7±4.7)min少于襻钢板固定者(69.3±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口长度:钩钢板固定者(10.4±0.9)cm长于襻钢板固定者(5.4±1.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3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获临床治愈.其中3例接受翻修手术,29例钩钢板固定患者,于术后(10.1±4.1)个月行取出内固定手术.活动范围:钩钢板(123.8±21.9)°,襻钢板(170.0±10.0)° 技术固定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襻钢板组钩钢板组(P<0.01).结论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锁骨钩钢板固定能够提供较为快捷且稳定的临床疗效,襻钢板固定则能获得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