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颅内出血(ICN)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产科转新生儿科救治的103例资料完整的足月新生儿ICH的临床资料,分析ICH的发生情况.结果:足月新生儿ICH发生率为2.80‰,以脑室周围-脑室内(PVH-IVH)出血为主,占80.58%;硬膜下出血仅占3.88%.足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24.27%为临床症状兴奋型,41.75%为临床症状抑制性,16.50%无明显神经系统临床症状;85.43%的患儿好转出院.剖宫产、自然分娩及产钳助产足月新生儿ICH发生率分别为0.25%、0.29%及4.00%,产钳助产明显高于剖宫产及自然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新生儿ICH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ICH类型以PVH-IVH为主,且预后良好.阴道助产可增加足月新生儿ICH的发生率,但无干预的自然阴道分娩也可发生新生儿ICH,提示胎儿自身因素也可导致足月新生儿发生ICH.
推荐文章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
颅内出血
临床观察
新生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统计学
因素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救治--附23例报告
新生儿
出血
颅内出血
计算机体层扫描
急诊
新生儿颅内出血风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探讨
新生儿
颅内出血
风险因素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03例足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来源期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颅内出血 足月妊娠 分娩方式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1-5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2.19
字数 33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爱耘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4 512 10.0 19.0
2 陈大鹏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5 273 9.0 14.0
3 景晓琳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4 石清泉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颅内出血
足月妊娠
分娩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月刊
1003-6946
51-1145/R
大16开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62-4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6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0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