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稳定的归芎头痛颗粒的煎煮和制剂成型工艺,建立可靠的薄层鉴别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水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处方中柴胡、当归、川芎、天麻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煎煮提取工艺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优化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选择可溶性淀粉作为制粒辅料,加入比例为稠膏:可溶性淀粉=1:2,制成的颗粒成品的成型性和溶化性良好;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归芎头痛颗粒的提取成型工艺简便可行,川芎、当归、天麻、柴胡的薄层色谱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推荐文章
调和益胃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调和益胃颗粒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薄层色谱鉴别
头痛宁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质量标准
头痛宁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天麻素
芎蚓中风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芎蚓中风颗粒
薄层鉴别
阿魏酸
芍药苷
含量测定
复方芪归益气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复方芪归益气颗粒
HPLC
薄层鉴别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阿魏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归芎头痛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期刊 吉林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归芎头痛颗粒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质量标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3
字数 25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63/j.cnki.jlzyy.2019.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健 90 521 11.0 19.0
2 初洪波 29 68 4.0 6.0
3 张影 12 72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143)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归芎头痛颗粒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质量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中医药
月刊
1003-5699
22-1119/R
大16开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4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2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