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优化与改进小麦取样后的后处理措施,为提高抗倒伏性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2个试验:取样后3种放置方式(取样后去除根系、取样后保留根系和取样后保留根系并将根系浸泡在水中)与取样后7个放置时间(0、2、4、6、8、10和12 h)为试验条件;以基部第2节间剥除叶鞘后的7个放置时间(0、0.5、1、1.5、2、2.5和3 h)为试验条件,分析其对抗倒伏相关形态指标和茎秆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推移,取样后保留根系并将根系浸泡在水中的放置方式下小麦单茎鲜质量、重心高度、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在放置12 h内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在放置10 h内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取样后保留根系放置方式下小麦单茎鲜质量、重心高度、机械强度、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在放置2 h内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取样后去除根系放置方式下,单茎鲜质量、机械强度和淀粉含量在放置2 h时与对照差异显著.随着基部第2节间剥除叶鞘后放置时间的延长,机械强度、抗倒伏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0.5 h内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变化较小,但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在0.5 h时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7.21%、5.63%和19.91%.放置方式和放置时间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田间取样后保留根系并将根系浸泡在水中的放置方式下小麦植株抗倒伏性状测定结果稳定性较好,10 h内测定结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取样后保留根系放置方式抗倒伏性状需在2 h内测完;同时基部节间剥除叶鞘后应立即进行相关性状的测定.
推荐文章
燕麦抗倒伏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燕麦
抗倒伏性
形态特征
线性回归
评价体系
多效唑对亚麻农艺性状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亚麻
多效唑
农艺性状
抗倒伏性
甜高粱抗倒伏性研究进展
甜高粱
抗倒伏性
生理生化性状
栽培措施
育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取样后处理措施对小麦抗倒伏性状测定结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后处理措施 抗倒伏性状 抗倒伏指数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2-640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12.1|S311
字数 81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5/jnau.2019010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3)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6(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后处理措施
抗倒伏性状
抗倒伏指数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