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微地震监测技术来判断裂缝系统对于后期优化压裂设计、校正裂缝模型及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牟页岩气区块牟页1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利用在井口周围布设的59个浅钻稀疏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组成的观测系统采集了微地震信号,并且利用微破裂向量扫描数据处理技术成功地对水力压裂裂缝进行了成像.通过对压裂过程中破裂能量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的分析,获得了水力裂缝延伸的动态过程.通过对微地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解释了水力裂缝分布的状态,水力裂缝延伸长度及延伸的方位角,明确了水力压裂改造的储层体积.
推荐文章
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不同簇间距压裂效果
簇间距
微地震监测
压裂效果
煤层气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M地区的应用
水力压裂
微地震
裂缝监测
压后评估
实时评价
煤层气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页岩气
开发技术
储层改造
水力压裂
应用分析
埋藏深度
老井重复压裂
测试技术在水力压裂设计及压裂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生产测井
水力压裂
裂缝
交叉偶极声波测井
微地震测试
井温测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及在牟页1井水力压裂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能源技术与管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水力压裂 三分量检波器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P315.73
字数 3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943.2019.01.0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辉 5 10 1.0 3.0
2 刘红亮 2 1 1.0 1.0
3 黄芮 4 1 1.0 1.0
4 赵百顺 4 1 1.0 1.0
5 汪超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共引文献  (14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地震监测
水力压裂
三分量检波器
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32-1735/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