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石油焦既是水泥、玻璃、电厂等行业的燃料,也是铝用碳素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焦化是唯一能生产石油焦的工艺过程.长期以来,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20×106 t/a延迟焦化装置生产的石油焦仅能达到3A、3B及以下等级技术要求,利润率低下.分析发现,挥发分含量高是制约石油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在不增加设备投入的前提下,提出提高焦炭塔入口温度、降低"三泥"回炼量、增大焦炭塔大吹汽量等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靠、可行,可将石油焦中挥发分质量分数降至12%以下,达到2A级质量标准,并使全厂2A、2B石油焦产量占比提高58%,以较低成本实现了石油焦产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推荐文章
原料组成对石油焦基天然气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天然气储存
吸附剂
配制
材料
石油焦
成分
性能
影响
原料组成对石油焦基天然气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天然气储存
吸附剂
配制
材料
石油焦
成分
性能
影响
石油焦燃烧特性研究
循环流化床
煤粉锅炉
石油焦
混烧
流化床燃烧石油焦N2O排放特性
流化床燃烧
石油焦
N2O和NO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变操作方式降低石油焦中挥发分含量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关键词 延迟焦化 石油焦 挥发分含量 优化措施 产品差异化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处理与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9.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秀梅 4 6 2.0 2.0
2 牛小娟 5 26 1.0 5.0
3 薛金召 10 21 3.0 4.0
4 孔繁韬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延迟焦化
石油焦
挥发分含量
优化措施
产品差异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