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热储回灌是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避免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地热开发之前科学合理的规划采灌井井位布局,有利于延长地热井的使用年限.关中盆地是新生代拉张性断陷盆地,地热资源开采利用历史悠久.沣西地区位于关中盆地腹地,地下5000m深度范围内有5个含水热储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下更新统三门组(600 ~ 960 m)、新近系上新统张家坡组(960~1920 m)、新近系上新统蓝田-灞河组(1920~ 2900 m)、新近系中新统高陵群(2900~3800m)和古近系渐新统白鹿塬组(3800~5000 m).本文依据水文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FEFLOW对目前开采最多的蓝田-灞河组热储层在不同对井采灌开发模式下同层采灌时渗流场及温度场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 表明:1)以30年为系统设计寿命,为确保抽水井和回灌井有水力联系又不发生明显的热突破,抽、灌井井间距以500~600m为宜;2)采灌对井的布置以抽水井位于天然径流流场的上游方向、回灌井位于天然径流流场的下游方向为佳;3)如果设计合理,采灌过程中回灌尾水温度对抽水井出水温度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4)恰当实施地热尾水回灌,同时按照实际需求调节抽水井与回灌井的采灌量,可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上述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区地热资源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水热耦合模拟的油气区地热开发井网布局
渤海湾盆地
东营凹陷
地热田
井网布局
水热耦合模拟
可持续开发
采灌井距
地热地质模型
单井闭循环地热系统可持续开发潜力数值模拟
单井闭循环
地热系统
TOUGH2-WELL模拟程序
产热量
可持续开发潜力
物联网
注入流速
注入温度
青海省贵德县(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青海省贵德盆地
地热资源
前景
开发利用
地热对井运行系统中回灌井堵塞原因浅析及预防措施
回灌量衰减
悬浮物堵塞
微生物堵塞
防堵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中盆地沣西地区地热对井采灌开发模式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热储层 FEFLOW 水-热耦合 热突破 井间距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第四纪研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2-126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314|TD98|TK521
字数 105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9.05.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炯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3 12 2.0 3.0
2 柯婷婷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1 0 0.0 0.0
3 许威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1 0 0.0 0.0
4 余如洋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8)
共引文献  (128)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储层
FEFLOW
水-热耦合
热突破
井间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